小編我常香港、中國、台灣三地跑,去年11月約了位好朋友在香港本島國際金融中心星巴客喝咖啡閒聊,好朋友屆不惑之年,是歐洲某大型國際公司人力資源部的區經理,小編跟他聊了下台灣22K問題的前因後果,想請教他在國際公司面試的經驗。
他告訴小編去年2月他公司有個擴張計劃,找亞洲人經營亞洲市場,營運中心在上海,這個人要負責找地點、雇員工、建立品牌、負責行銷、公關活動等等。所以他們從台灣、中國、香港等地找合適人選,因為這計劃跟餐飲業有關所以重點放在台灣有經驗的經理人。
面試地點在香港,毫無意外的問題馬上出現,適合人選英文爛,因語文問題台灣人就刷掉98%。(小編自認英文不錯但僅限於F跟C發音的字)
有機會進入第二輪面試當然都非等閒之輩,他們提供的機會就是從零開始的創新公司,掌控一切的大老闆在香港,公司提供一切必要資源,目標是台灣、中國、新加波建立30~40家分店,從無到有建立一支團隊工作內容需要承擔些風險,底薪三百萬台幣,沒有工作保障,全看店面營收跟擴張計劃能否持續。
因為這樣把剩下2%的台灣人又嚇跑了一半,他說這種狀況並不意外,在他的經驗中40歲以下的通常有很高的興趣接這份工作,但通常回去跟家人溝通後會選較安穩的公司上班,40歲以上的通常有家庭、小孩、房貸、年資等壓力對風險承受度小。他說不是台灣人不好,如果找工程師,廠務經理,營運總監這類已經在運作中的單位人才,台灣人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比其他國家好,但若要找國際級管理人才、創新公司營運管理人才,台灣通常是找不到的。
你們還不夠放的開,他這樣說。
這點小編以前不同意,現在卻很認同。
懂技術的人容易受注目也容易被取代,台灣人一直覺得越做越小,是因為眼光只放在一個地方玩死自己,歐美人放眼全球,中國洽好是成長最快的地方,但也因為語言問題遇到阻礙,但這一點都不影響歐美人的佈局,他說,台灣人是他們進入中國很重要的伙伴,沒有一個地方能投入這樣大的資源進入中國,而且,台灣人就是非常適合在中國作管理。
這聽起來好像對,其實是很諷刺的.....@@
小編跟好友聊過想在香港發展的規劃,好友說了這段話.......
首先、台灣人多數無法說流利的英文,跟香港人比差很多。第二、台灣人國際觀不足。香港因歷史因素有很多全球主要大型銀行在這邊,香港人從小就受國際化環境影響,他們很容易接受各國人種或接收各國資訊表達自己的看法,香港人習慣在國際舞臺上與各國競爭,而台灣人從小就被教育要安靜的在一旁不要過份表現。如果你能夠適應這樣的環境,你應該能留在這裡。
這下,換小編沉思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