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兩面刃!大摩:「陰陽」型全球經濟正在形成
錢灃評:全球金融戰爭早就在台面下開打
摩根士丹利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oachim Fels表示,一個市場之間交織程度逐漸增加的“陰陽”型全球經濟正在形成中。
摩根士丹利首席國際經濟學家約阿希姆-費爾斯(Joachim Fels)上周日表示,一個市場之間交織程度逐漸增加的“陰陽”型全球經濟正在形成中,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貨幣政策可以在世界其他地方造成意料之外的負面后果。
約阿希姆-費爾斯在周日發表的這份客戶報告中指出,一個例子就是,作為美聯儲將會很快減少資產采購項目規模這種市場預期的副作用,更強勢的美元和上升中的美國利率正在對那些有大規模經常賬赤字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形成拖累。
在美聯儲於2013年5月暗示正在考慮減少資產采購項目規模之后,新興市場經歷了一段極度動盪的時期,資金的大規模流出導致這些國家的股市受重創,並對多國的本幣形成壓力。8月時候,印度盧比兌美元匯率跌至一美元兌換68.8盧比的歷史低位,在之后也曾升至62.55盧比。
約阿希姆-費爾斯也在報告中寫道,與此同時,日本激進的貨幣刺激項目也對其他地方造成了預料之外的影響,例如,歐元區的通貨膨脹停滯壓力就因為日本央行的行動而增加了。他指出,“日本對歐元區是另一個陰陽型全球經濟的例子”,日元歐元的快速貶值是日本克服通貨緊縮努力的副產品。來自中國古代哲學的陰陽被西方國家用來形容看起來截然不同力量的互聯互動。
日本央行在2013年4月誓言在未來兩年內向日本經濟投放1.4萬億美元資金,這個試圖結束日本長達二十年通貨緊縮局面的項目也是世界上最為激進的一個量化寬鬆項目。約阿希姆-費爾斯稱,“這反過來造成了歐元區的通貨膨脹停滯的壓力越來越大。”
約阿希姆-費爾斯說,“有些諷刺意味的是,日本試圖去日本化的努力造成了歐元區日本化風險的增加。”試圖尋求更高收益的資金從日本流出並流入歐元區市場,造成了日本匯率的下降和歐元的強勢。上漲的歐元匯率使得通貨膨脹率長期低迷,傷害了歐洲出口行業的競爭力,也限制了區域的經濟增長。
發達國家央行的非常規寬鬆措施對其他國家造成傷害這樣一個概念並不是新鮮事物。巴西財政部長圭多-曼特加(Guido Mantega)在2010年就曾提出了“貨幣戰爭”這個詞,來形容美國和歐元區等發達國家的央行所發起的一系列寬鬆措施,並稱這些旨在通過壓低本國貨幣匯率來促進各自國家出口的措施造成了其他新興市場國家貨幣的快速升值。
AMP資本的首席經濟學家肖恩-奧利弗(Shane Oliver)則是強調,現在,新興市場國家繼續抱怨美聯儲準備部分結束這種措施的做法。不過他也強調,“如果美國沒有在三年前采取量化寬鬆,世界將會更糟糕”。
對於現在的情況,肖恩-奧利弗說,雖然在危機時期各國央行可以協作,但是它們的政策並不總是能夠協調一致,“全世界都有很低的通貨膨脹率和低於平均的經濟活躍程度。提供一種程度上足夠迫使其他國家也拿出這種刺激措施的刺激,可能是一個好的結果。”
肖恩-奧利弗進一步解釋說,“美國的刺激措施迫使日本采取同樣的手段;如果歐洲央行最終被迫使用更大的刺激力度,可能也是一件好事。”
他相信,日本的寬鬆措施是“2013年以來最為成功的事情”,即使是在歐元區造成了可能的通貨緊縮,“相比日本央行說,除非歐洲央行感到滿意,否則它什么都不會干,我更滿意這樣的結果——不然它們可能會永遠協調下去。”
文章來源:鉅亨網
文章來源:鉅亨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