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房價漲就全面漲,跌就全面跌,但漲跟跌有先後次序,幅度也不同。
1990年2月28日當時央行總裁謝森中有六點指示,其中有高爾夫球場不得再申請,在來是銀行利息從隔年3月一日起,年息從6%調升到13%。
各位,年息13%有多可怕,當時股票從12688點跌到2000多點,根本就是崩盤,現在房貸利息最高都不到3%,相比之下有多恐怖大家一定忘了。
這個年息調升像921大地震,震垮了當時房價,臺北從1990年~1992年房價開平盤,1992年跌到2002年,一年平均跌3%。
台中從1993年跌到2010年,一年跌3%。
高雄從1995年跌到2008年高捷通車為止,一年也是3%。
臺北漲幅從2003年sars算起,從市中心開始每6個月往外圈延伸,
第一圈信義大安,第二圈永和、新店、景美、內湖、南港,第三圈中和、板橋、新莊、瀘州、汐止。第四圈土城、安坑、泰山、五股。每一圈個有精華與落後區,時間差也是半年。
若以2002年為最低點算起,現在三倍漲幅可能是『合理』價。買方是買的是他能承受價,受不了就往外跑,所以每半年往外延伸一圈,經過10年,全臺北內外圈都上漲了,無論有無重大工程建設。
所以在臺北現在大家已經找不到低壓區,因為高壓房價已經蔓延全臺北,臺北淪陷後接著換中南部被攻陷。理論上中南部無論有無重大工程誘因影響,房價也會上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